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胡濙真的没有想到,就在他刚刚和礼部众人商议完没多久,就有人将事情告诉了仪铭,而这个人,正是他依仗为左膀右臂的礼部右侍郎储懋。
其实储懋早已看清楚了事情。
皇帝要对付的不是礼部,而是礼部尚书胡濙,拆分礼部,不过是分掉胡濙的权威而已。
一个前任皇帝的老臣,掌握礼部二十多年,这是极为不正常的一件事。
在他看来,新君登基,胡濙这位老臣就应该早些上表,告老还乡,把位置空出来,让皇帝换上自己人。
如果贪恋权位的话,那就要果断投靠新皇帝,让新皇将其引为自己人,这样才符合一个新皇的政治需求。
再看看胡濙这一年来都干了些什么?
劝谏阻止皇帝,为了太上皇上蹿下跳,这些是一个皇帝能忍的?为人臣者,当以君为先,胡濙这一年的种种举动,无疑都是在挑衅皇帝的耐心,朱祁钰能忍到现在,在储懋看来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了。
这也就是胡濙,换成别人试试?薛瑄不就是因为挑衅了一下皇帝,现在回老家修书去了吗?
不过现在看来,皇帝对胡濙的耐心明显已经耗光了,拆分礼部就是一个明证。
这时候谁还跟着胡濙与皇帝作对,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储懋才没那么傻呢。
所以,储懋第一时间便将此事告诉了仪铭。
对此仪铭倒也不是太惊讶,他之前就和朱祁钰分析过了,胡濙肯定要反抗一下,但是有用吗?皇帝要做什么事情,总是能做到的。
不知道为什么,仪铭总是对朱祁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也许是朱祁钰登基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给了他信心,亦或是朱祁钰对事情的掌控和灵机一动,反正就是有信心,有非常强烈的信心,谁来也不好使。
果然,第二天仪铭将事情和朱祁钰说了之后,朱祁钰也只是淡淡一笑,对着他和王直吩咐了一番,便解决了问题。
翌日,早朝,朱祁钰颁布圣旨。
为重视教育,提倡儒学,朝廷新立学部,仪铭为学部尚书,掌天下士子、私塾、贡举之事,贡举清吏司由礼部仪制清吏司整体调任,直接打破了礼部团结一心的状态。
同时将礼部的主客清吏司整体调任鸿胪寺,主客清吏司主事刘纲自然也调任到鸿胪寺,所有下属官员提升一级,朝廷外事尽皆托付于左都御史兼鸿胪寺卿杨善,大明对外是战是和,对待番邦使臣是善是恶,统统要以杨善的建议为主,这也使得杨善一跃成为朝廷核心成员之一。
昔日辉煌无比的礼部只剩下了祠祭和精膳两个清吏司,变成了和太常寺光禄寺差不多的次级衙门,权力缩减了八九分,甚至过了几个月,就有朝臣上奏,请将礼部剩下的两个清吏司拆分到太常寺和光禄寺,直接取消礼部算了。
对此,胡濙只能无奈苦笑,最关键的刘纲被调走,品级升了一品,已经打破了他对于朱祁钰不可能给他升官的认知,自然不会再跳出来替胡濙上奏。
没有刘纲的上奏,胡濙就没办法引出孙太后,毕竟这种和天子对着干的事情,不是他胡濙愿意做的,好不容易碰上刘纲这么一位,他不站出来,也就没有其他人愿意出面了。
最重要的人选跳反了,胡濙毫无办法,只得认命接受。
反正他还是朝廷的礼部尚书,正二品大员,在朝数十年的履历才是他的根本,虽然礼部废掉,但是他胡濙还在。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朝廷不知情的众官员也没想到朱祁钰居然出手这么狠辣,偌大一个礼部顷刻间便被拆得四分五裂,从朝廷衙门中排名第三直接掉到了中游,胡濙这位在任五十年的五朝重臣,权力尽失,一时间文武百官对于朱祁钰的敬畏大增,做起事来都勤快了许多。
然而,对于胡濙的处境,众人却没有多少同情的,这都源自于朱祁钰的第二波攻势。
经过朱祁钰授意,那天礼部众官的聚会也被泄露了出来,胡濙想要援引孙太后临朝的事情被文武百官知晓,这件事也让同情胡濙的人开始鄙夷他,一个文臣,居然想引后宫临朝乱政,这怎么可以,许多人都在暗中讨论,还有人提出了胡濙老迈糊涂,不适宜继续在朝为官的建议,只是短时间没人提起而已。
甚至胡濙的想法也给孙太后带去了不小的麻烦。
原本这件事孙太后是不知道的,她让孙继宗和胡濙说那句话,不过是在替朱祁镇收买人心而已,没想到胡濙居然当真了,真的想将自己引向前朝,不过只是保他的地位,而不是真正去插手政务。
谍云重重 这么远那么近 施主,你馒头掉了+番外 浮生寄流年 指间欢颜+番外 影帝的公主 跟高冷校花同房,我成荒古圣体了 舅爱兄欢 寻爱 喜相邻+番外 摄政王,捡到的王妃是个宝 恕爱+番外 良辰讵可待 王府小媳妇+番外 溶脂手印沟通世界的神秘力量 智障系统:开局穿越失误 公主大福(出书版) 薄暮晨光 (海贼王同人)海贼王之母巢果实 美人娇
...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万订爆款,火爆爽文有一刀斩杀黄金巨龙的低等骷髅种有身怀十大宠兽秘技的看门土狗更有自称为神的打工妹这是一个得到系统开店,在破碎远古培育宠兽的故事。当荣光覆灭,血脉逆流,昔日的存在将再度回归,一切都是毁灭!...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