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霍光废除海昏侯之后,给后世的外戚开了先例。王凤的偶像就是霍光,总期望能够像霍光一样大权在握。如今刘骜用甘延寿兼任执金吾,又有班况任中垒校尉,陈汤任射声校尉,加上羽林卫,这些军事力量加在一起,已是不容小觑。刘骜掌握着这些力量,对于王凤就不那么畏惧了。
大将军是名义上最高级军事指挥官,京城的南军也一直在他手中,但他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虽然王凤的党羽遍布朝堂,可他想搞军事政变,已是不太可能了。没有了这层顾虑,刘骜只要争取民心,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护。
想要争取民心,首先就是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事想必没有人比召信臣更清楚。刘骜当即命人把召信臣找来,自己要与他商议此事。
因为这几天,刘骜主要在建章宫,朝会之事,刘骜便直接交给了大将军王凤与丞相匡衡。至于他们所做的决议,都由班伯帮自己整理,然后送至建章宫让刘骜批阅。
此时,最主要的产业就是农业,大部分人都是靠农业为生。刘骜并不期望能一步就萌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希望能够先建立一条完整的农业生态,让他们做到自给自足。召信臣在做南阳太守时,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对此肯定是很有心得的。
一段时间之后,召信臣终于来了。刘骜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他本就是穷苦出身,对于平民的那些苦是感同身受,如今见刘骜有此壮志,也是十分激动。只见他缓缓说道:“陛下要得到民心,就要先了解他们的生活。臣先算一笔账,陛下就清楚现在他们的生活状况。”接着他便将这些事情一笔一笔的给刘骜算清楚了。
现在全国的人口约五千万,按五人一户,约一千万户。每户种一百亩地(当时一亩约为现在半亩),一年可以收谷两百石(折合现在两万四千斤,当时的水平,一亩地一年产不到六百斤,现在能产几倍以上了)。田赋是三十税一,余一百九十石。每人一月要吃一石半,五人一年就是九十石,余一百石。一石官府最低收购价为三十,以此价算,一家一年卖粟得三千钱。每年祭祀用钱约三百,衣物一人一年三百,五人一年一千五百钱,最后余一千二百钱。
这么一算,刘骜大概知道了,原来一五口之家,幸苦一年,只能余一千二百钱。
召信臣又说道:其他税不算,这个口算,成人一百二十,小孩二十,若五人都为成人,则余六百钱。这还没有算看病,丧葬等这些支出,更没考虑欠收,天灾等情况。
这个时候的中等家庭的资产约为十金,也就是十万钱,这些不包括田地与房产。
刘骜听他讲了这些,心中叹了口气。如果风调雨顺,这些人只是勉强能活,一旦出现生病、灾荒,根本就没法活。正像那句诗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于召信臣刚刚说了田赋,刘骜还能理解。可那个口算,刘骜就不懂了。刘骜当即问道:“何为口算?”
召信臣见刘骜问此,便又解释了一番。
原来这个口算,就是口赋与算赋,古代的人头税,这些钱主要用于军队开支。
口赋是专对七岁到十四岁的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每人每年交纳二十钱,属皇室收入。武帝时军费不足,口赋起征年龄降为三岁,征收额提为二十三钱。没想到口赋加重,竟然在民间造成生子辄杀的惨剧。
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规定凡年龄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纳一百二十钱,称为一算,用于购置车马兵器。文帝时改为四十钱,武帝时又恢复到一百二十钱。算赋的税收﹐归大司农,口赋的税收,归少府。
当然,这个算赋也有减免或加倍的政策。西汉是以孝治天下,家里如果有八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算赋。
为鼓励户口增殖,又提倡早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未嫁,五倍算赋。所以这个时候,女的大部分都早早就嫁出去了,三十以上的剩女可以让一个家庭一年白干。
《汉律》还规定商人与奴婢算赋加倍。(商人自己给钱,奴婢是主人给钱,后来的王莽为限制私人占有奴婢,曾令上公以下要为其占有的奴婢每人出钱三千六百,即为常人的三十倍,这个政策就把那些贵族给得罪了)。
听了召信臣的解释后,刘骜自然明白,这种人头税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小孩没有劳动能力,这个口赋明显就不合理。如今召信臣管少府,正好可以跟他说这事。刘骜当即对他说道:“口赋予以免除,算赋待与诸位大臣商议之后再定。”
召信臣见刘骜竟然要免除这口赋,倒也是欣慰,这明显是能够减轻平民的负担,遂回道:“陛下英明,天下百姓得知此消息,定然会感激陛下。减免口赋,确会减少少府收入,不过只要陛下缩减宫中用度,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刘骜见这召信臣又要自己缩减用度,也是无奈,不过这事是自己提出来的,当然得支持。刘骜问道:“依你之见,如今宫中用度,何处可以缩减?”
召信臣道:“汉初宫女不过几十人,如今已有数千人。陛下即位不久,后宫嫔妃不多,但这些宫女却并未减少。若陛下短期无纳新妃之意,可以将这些宫女编入织室,增加少府收入。如今各宫用度逐年增加,若陛下历行节俭,又可省下一大笔费用。”
召信臣这个建议明显是非常好的,自己可没有兴趣整一大堆妃子。这些宫女在宫里,很多都是闲置,若是编入织室,再好不过。刘骜道:“卿之言甚妙,依此而行。至于缩减各宫用度,此事涉及到太后等人,朕与她们商议再定。”
召信臣见刘骜听取了自己的建议,拜道:“陛下勤俭,乃万民之福,老臣俯首。”
不过刘骜却也清楚,一味的节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重要还是要开源。刘骜对召信臣道:“朕可以节俭,不过这奇工署的用度,可不能节俭。”自己要利用奇工署的人,发展一些工业品,然后卖给其他人,这样才能玩的转。
召信臣早就明白刘骜对奇工署的重视,当即保证绝不会节省这里的钱。
刘骜当然知道,应该是大力去征收商税,而不是农业税。按后世一句台词来讲,应该是谁有钱收谁的。
曾经的汉武帝,为了打仗,颁布算缗()令,开始对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业者征税。征收办法:平民车一辆征税一算,商人加倍,船五丈以上也征税一算。对商人和高利贷者,按交易额或贷款额征税;每二两千钱(2缗)征二算,税率6%;对手工业者,按其出售产品的价值征税,每4000钱(4缗)征1算,税率3%。
这个税属于财产税,动了商贾士族的利益。平民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跟这个税扯不上关系。商人为了减少这个税,开始官商勾结,这个税就又很难收上来。为了能够征到这个税,汉武帝又发了告缗令: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除没收辑钱外,并罚戍边一年。有揭发者,奖给所没资产的一半。
此令一出,几乎所有的中产以上的家庭都被举报,社会秩序顿时大乱。朝廷内部对这一法令颇多非议,武帝不惜用杀戮的办法来对付所有的反对者,时任长安行政长官义纵(武帝十大酷吏之一)不愿严格执行“告缗令”,借口告缗的人都是乱民,要加以搜捕,武帝大怒,将他处以死刑。时任大农令颜异也对这一政策也持不同意见,最后以“腹诽”的罪名被处死——肚子里叽咕几声就要被抓起来杀头,这是史上的第一起。前无古人,后有来者。
这场举报运动持续推行三年之后,“告缗遍天下”,中等以上的商贾之家,大都被告发抄产,政府没收了难以数计的民间财产以及成千上万的奴婢。到了后面,这个政策后面当然就执行不下去,不久就被废除。古代就是这样,收平民的税容易,收士族的税就不容易了。就像后世要征房产税(也属于财产税)时,也是争议一片,争议最大的人,肯定是房子最多的人。
有了汉武帝这个教训,刘骜当然不至于去征这个税。可无论怎么样,钱只能从这些有钱人手里来。刘骜最好能找到一种方法,让他们主动交这个钱。后世对富人征高额税,也是打着平衡贫富差距的名义。若是刘骜在这个时候用这招,那些士族还不都造反了,刘骜只能先把这个难题放一放。
对于这个口赋,明显也应该降一降。既然汉高祖的时候,便是收四十钱,现在何不恢复到这个水平。不过刘骜还是想听听召信臣的意见。
召信臣倒也干脆,直接回道:“臣掌管少府,并不知这大司农之事,陛下还是召大司农前来,问他便知。”
见此,刘骜只能点点头,这事可要慎重,这个时候可不兴财政赤字。
老子是最强皇帝 僵尸天子 亮剑,红色最强军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民国:王牌飞行员 家母,武则天 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 大明工业革命,从受封秦王开始! 晋庭汉裔 我在租界做巡捕 大汉的闲人日常 兴汉:家兄刘备 炮火亮剑 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 大宋:从死囚到开国皇帝 吕宋风云 这个崇祯太不稳健了 红楼如此多骄 备前宰相 贞观萌国公
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姜澜雪表示,这金手指压根没用。原身入宫三月,却从未见过宣宁帝,因此,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对此,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对此,众人表示,这不可能,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陛下定然是...
老公小青梅养的狗害两岁女儿得了狂犬病送医。渣老公却为了救他的小青梅和三只狗,延误了救女儿的黄金时间最终惨死医院。同一时间,婆婆的不看管,致使家里的大宝小宝溺死游泳池中。安抒抒痛失三个孩子,一夜白了头。从此,她褪下过去无用的温婉懂事,将自己磨炼成锋利见血的利刃,一刀一刀将恶人凌迟。葬礼上,缺失父爱的孩子们,到死也没等...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嘿嘿,我就吃个瓜,没想到把自己搭进去了!Σ°△°︴秦泽一朝得金手指,以为是末世降临却不成想穿越到盗墓世界,熟知剧情的他本想当一个吃瓜路人甲,却被人揪住命运的脖颈,被迫无奈他只好选择入局。同时,他也有了一帮过命交情的好兄弟,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的兄弟情,慢慢地变质了而本人却傻乎乎的,不自觉落入灰狼们...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星际指挥官薛棠一朝穿越,成了即将下堂的嫡妻。丈夫秦眀渊失踪,外,有奸佞小人世家大族对秦家的权势虎视眈眈,内,有三个不学无术的小叔子和一个长歪了的小姑子,薛棠闭了闭眼,和离什么的先放一放,被原主带歪的这些废物必须领回正道,快被原主败光的家业也要抢救回来。众人纷纷诧异。那个刁蛮跋扈贪图享乐的女人,为何一下变得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