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爹爹,带我一起走
朱老四一回京师就搞出这么大阵仗,实在嚣张。再怎么说都是小一辈的闹点小矛盾,人皇后娘娘都罚过了,你朱老四还敢打上秦王府和晋王府,闹得两府鸡犬不宁。
就问问,你燕王朱棣眼中还有没有王法了?
于是第二天御史们参朱棣的折子跟雪花一样纷纷落到了朱元璋案头。
什么?你说这是朱家内部自己人的事,御史管太宽了?
非也非也,皇家事事关天下事,皇家子弟立身不正,以后危害的就是大明朝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他们御史不仅有纠察百官不法之责,还有劝谏皇室子弟,监督皇家和文武官员修身齐家之义务。
身不修,家不宁,何以治国平天下。
御史们就看不惯嚣张无度的皇家勋贵子弟。
像燕王这种早被御史们写上‘特别注意’小本本的人,那是稍有动静就万箭(折子)齐发,务必要让当今皇上朱元璋重视。
皇家子弟的教育那是重中之重。
御史大都是一根筋的直肠子,当初朱元璋为了防止御史被其他人‘污染’,还专门挑那种读书快读中毒了,撞南墙都决不回头的书呆子。
一句话就是,洗脑很难,只认死理。
那他们一上头起来,就是连朱元璋难得小小娱乐一下都要站出来慷慨陈词一番:不行,不可以,不准任性。
朱元璋自认自己不是个心慈手软的皇帝,开国以来也陆陆续续砍了不少人了。但他对御史还算小小仁慈了一把。
一是,他自己选的,一点小苦果也只能自己先咽一咽。
二是,这些认死理的书呆子,看起来胆小柔弱不顶事,可一上头了,那是杀都杀不怕,拦都拦不住,偏要往刀口上撞。
就是朱元璋不在乎手上多染血,那多杀几个御史这样的书呆子也没劲啊。他们又不是贪污不法,就是废话都了点,脑子顽固了点,还。不怕死了点。
除了那几个犯了朱元璋忌讳的御史被砍了,满朝文武,存活率最高的还要数御史台这批人。
总之,就没有御史台这批文莽不敢参的。
说实话,敢在洪武朝留下这般壮举,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些御史大人都值得赞一下。
不过这都是在马皇后和朱标在世前,到后面,哪怕是御史也只能在洪武帝的屠刀下缩着脖子了。
不怕死?见多了杀戮,做多了噩梦,到那一刻,就没几个人是不怕的。
现在嘛说这些还太早,御史们正对参燕王一本兴致勃然,下笔如有神,很快洋洋洒洒的写完一本又一本。
做御史的,早就习惯递上折子被当今无视,然后他们再写再递,继续写继续递,不管皇上是无视还是处理,他们的态度首先要拿出来。
就是一直参!
有的御史一段时间找不到该参的人,可参的事儿,突然又想起前段时间参的折子上头还没处理,于是,胸中立刻爆发一股意气,脑中文思泉涌,就上次事件再写出一二三四。新的折子,然后递上去。
这种事在御史台简直不要太常见。
主题思想不变,批评角度很多。
总之,他们每天都好忙,就没有找不到事干的闲暇时刻。
此时御史台这些人早有准备,参燕王的折子递上去后大概率会被无视,但他们不怕,只要笔墨纸砚一天在手,他们就一天不休。
“陈兄,
你来看看我这篇写得怎么样?”
“陆兄文采斐然啊,通篇用词犀利,利弊一目了然,皇上只要一看就知道此事放任不管的严重性。”
“历史上多少皇室因为出了几个不肖子孙,害得江山不稳,最终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乱,哎,皇上只以为我们在危言耸听。”
“自古真理名言总是不中听的,皇上不爱听,但我们不能不说。”
幸孕成婚,娇妻要抱抱 三次篡位失败后修罗场了 直播不易,猫猫叹气 美人刀 觉醒了富江人格之后[娱乐圈] 拟态神话,版本之子 是你老婆呀[快穿] 你的Omega正在发疯中 猎罪[刑侦] 和离后前夫他追悔莫及 我不就想捅个天吗(修真) 和影帝前任在娃综养崽后 妙哉悠哉 同步追更弹幕后我成了烫角色 那个苗疆少年回来了 于雪落时分 [希腊]如何在希腊神话中做一只快乐的猹 炮灰男配逆袭指南(快穿) 藏白首 和景光贴贴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
闻家真千金被找回来了,还是个从山里出来,满嘴胡言的小神棍,整个圈内都等着看她笑话。短短几日,宋家那小霸王追着要当她小弟萧氏一族奉她若上宾特管局一处求她加入,玄门世家想要拜她为师闻曦小手一挥,直播赚功德水友大师,最近我总觉得被鬼压床了,还梦见诡异的婚礼现场。闻曦出门在外不要乱捡东西,你那是被人配冥婚了。水...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