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米:看到了吧?单纯的《易经》只写了各种卦,每卦一篇,都是干巴巴的卦辞和爻辞,再回头看一下道德经,很容易发现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紧密联系,因为《易经》之中从来没提过道德经中的“道”。
易:我又认真看了一下,易经中虽然也提过“道”这个字,比如《小畜》卦中的“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履》卦中的“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可是这些“道”字指的是道路,与道德经中说的“道”,完全是两个概念。
米:你要是再仔细分析,就能看出《道德经》这里面说了两种道,一种是“先天地生”、然后又生了一二三的那个道,此道相当于“造物道”和“管理道”,包含各种根本规律,叫做天之道,简称天道;还有一种是“大道废”那句话中的道,此道指的是人间的行事原则、道法道义等,叫做人间道,因为负责“造物与管理”的天道是不可能废的。
但不论是哪种道,都与易经中说的“道”不是一个意思,或者说,易经中的“道”仅能与道德经中的人间之道靠点边吧,与天道的概念是毫无关系的。
易:那“天道”这样的思想,是怎么出现的呢?
米:关于天道思想的来历,《道德经》中是明明白白地交了底的,你没注意有这几句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易:这几句我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深想是什么意思。
米:“不知其名”、“强字”、“强为”这些词语,已经清楚说明白天道思想并不是从以前传承中来的,否则直接用原来的概念和名称就行了,还需要用“强”吗?正因为从前根本没有,又不知如何表达才合适,只能很勉强地现给起了个名:就叫“道”吧,由此可见,道这种事物从命名到概念定义,是原创首发于《道德经》的,别无分号。
易:我记得有个说法,说《道德经》的思想来自于古文《金人铭》。看来并不是啊。
米:《金人铭》?我找一下看看……哦,《金人铭》中有这么一句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话道德经中也有,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引用了谁的?
易:年代太久远了,不好查了吧?
米:不用查,你从逻辑分析上就能找到答案啊,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天道”这个词。
在中国远古的传说中天帝、天神这类概念,还有盘古开天,伏羲女娲创世这些神话,哪来的“天道”这一说?“道”这个称呼,是《道德经》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且“不知其名”事物现起的一个名,而且费了那么大的劲都没把天道给说明白,若在更早的时候冒出来天道这个词,谁能解释一下,这是个啥?如果《金人铭》中的天道不用《道德经》中的解释,那又是什么意思?
易:我懂啦,这肯定是《金人铭》引用了《道德经》,而不是相反,因为“天道”的概念,是《道德经》里对那种无法描述的事物现场定义的。
喜欢人间悟道成仙指南请大家收藏:()人间悟道成仙指南
龙肾无敌,你可以下山了 此人非君子 国王游戏[快穿] 大唐混子 天邪帝尊 我有金大腿(娱乐圈) 凤凰男[穿书] 穿成豪门炮灰继子[穿书]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末世之天空之城 男朋友是买小鱼干送的! O追A怎么可能不成功 阎王锁婚 异域神州道 转生人类至尊,从养女儿开始做起 不肯分手的男友重生了 重生:大明星爱上我 官欲道 穿越后找国家爸爸做靠山成团宠 我在锦衣卫打工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一朝穿越七十年代,成为了一个将要遭受迫害,面临下乡窘境的物理教授的女儿林听绾,无奈之下被迫相亲!据说那人比她大八岁带三个娃,还不能生育!别人避之不及,林听绾见之却眼前一亮,宽肩窄腰大长腿,一身正气不说,还是个妥妥的纯情小狼狗!结婚后,众人八卦的DNA启动!听说了吗?陆云铮带回来一个漂亮媳妇,可这后妈不好当啊...
很显然,这是跳舞的又一套新书。也将会是跳舞在起点的第五套全本。(注意,这本书是都市YY,呵呵。几乎没有什么神话色彩,更不会再有什么教皇教会宗教圣骑士吸血鬼玉皇大帝之类的东西了)...
闻家真千金被找回来了,还是个从山里出来,满嘴胡言的小神棍,整个圈内都等着看她笑话。短短几日,宋家那小霸王追着要当她小弟萧氏一族奉她若上宾特管局一处求她加入,玄门世家想要拜她为师闻曦小手一挥,直播赚功德水友大师,最近我总觉得被鬼压床了,还梦见诡异的婚礼现场。闻曦出门在外不要乱捡东西,你那是被人配冥婚了。水...
老公小青梅养的狗害两岁女儿得了狂犬病送医。渣老公却为了救他的小青梅和三只狗,延误了救女儿的黄金时间最终惨死医院。同一时间,婆婆的不看管,致使家里的大宝小宝溺死游泳池中。安抒抒痛失三个孩子,一夜白了头。从此,她褪下过去无用的温婉懂事,将自己磨炼成锋利见血的利刃,一刀一刀将恶人凌迟。葬礼上,缺失父爱的孩子们,到死也没等...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